校友名片:丁周权,中共党员,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199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友,现任绍兴市柯桥区司法局齐贤司法所所长。
自2012年转业到司法局工作以来,先后任司法助理员、司法所副所长、司法所所长等职。先后被司法部评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20年,他被省司法厅评为浙江省第六届十大最美司法行政人。

热衷服务于民,摸索调解门道
在绍兴市柯桥区齐贤街道,有一处特别的“无人超市”,它24小时营业,专为遇到矛盾纠纷和法律问题的群众服务,而它的设计者正是在群众中有口皆碑的齐贤司法所所长丁周权。
“一心为公,不怕群众不听;只要一碗水端平,不怕群众不服;只要一身力出尽,不怕事儿办不成。”他时刻谨记老所长的教诲,短短六年时间,带领齐贤司法所先后拿下“全国先进司法所”、“全国模范司法所” 等荣誉。如此能干的调解员,谁也想不到他从前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又做了消防员。是什么让丁周权与调解结下“不解之缘”,他又是如何悟出调解门道的呢?一切还要从他在消防队的经历说起。
在浙江理工大学学习期间,身为学生会主席的丁周权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到浙江省消防总队绍兴支队做了消防员,他一向喜欢为集体服务,人缘又好,十分受大家信任,很快当上了消防队的指导员。队友们有了矛盾,或是谁生活上遇到了困难,丁周权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做起思想工作。在部队的十二年间,有一场因火灾引起的纠纷让他记忆犹新。当时,杭州临安人吴某在绍兴办厂做无纺布的加工生意。一次工厂意外失火,殃及了旁边厂家陈某的好几台绣花机。陈某要找吴某索赔,他却避而不见。丁周权协助警方一同展开调查,他们找到了吴某在临安的老家,然而眼前的场景让人震惊。吴某和两个孩子正围着小火堆烤火,小家伙衣着单薄, 一双大眼睛瞪着来人,用“家徒四壁” 四个字来形容这个家一点都不过分。陈某的绣花机都是好几万一台购买的,可是看到吴某当时的状况,别说是赔偿,连自保都很难。一行人只能无功而返,临走前,丁周权还给孩子们塞了点生活费。另一方面,他们也劝说陈某放弃了索赔。赔偿纠纷虽然不了了之,却更加坚定了丁周权要为更多人化忧解愁的决心。从部队转业,他选择到绍兴市司法局柯桥司法所任职,做了一名司法助理员,工作跨度之大可想而知。
“毕竟不是专业出身,多学多看总没有错。”丁周权这样说,也这样做。前几年,他自学各类法律法规,刻苦钻研业务,虚心请教学习,利用无数个夜晚加班“补课”,在无数个调解现场观摩,他一步一步成长, 逐渐具备了独当一面的综合业务能力。

用真心换百姓信任,传承金字招牌
经过3年的锤炼,丁周权被调到齐贤司法所任所长一职。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省级五星级规范化司法所、集体三等功……在老所长梁振兴任职期间,齐贤司法所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老所长谆谆嘱托:“丁所,争荣誉易,守荣誉难,接下来就看你的了。”看着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丁周权深感责任重大,也时刻提醒自己,帮助群众把问题解决好才是硬道理。
2016年5月的一天,当地一家针织品有限公司请人拆除钢棚时发生事故,包工头孙某不慎从4米多高的钢棚跌落,因伤势过重当场死亡。孙某是安徽人,出事后,其亲属朋友40余人赶到齐贤司法所讨要说法。这起纠纷的调解一共花了5天,丁周权几乎每天忙到深夜,四方当事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他都一一耐心解释,光调解协议书内容就修改了14次,真正做到了一字一句既符合法律规范,又满足群众需求。
工伤事故、交通事故、产权争议……九年来,丁周权调解过各类矛盾纠纷。他认为,调解纠纷有时候需要灵活调整,不能死磕,还要有耐心,不能怕麻烦。“调解是一门艺术。如果老百姓找你办事,就算你没办好,老百姓都觉得你好,那才是真本事。”凭着自己的一颗真心,丁周权换来了老百姓的放心,也成功将齐贤司法所人民调解这块金字招牌传承下去。

创法律服务“新招”,树立群众口碑
2019年,司法部发了一条“探访浙江首个24小时‘法超市’”的微博,使得齐贤司法所24小时公共法律服务智慧超市成为网络关注的热点。这个“法超市”就是丁周权的“杰作”。
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老百姓对优质的、全天候的法律服务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怎样才能让老百姓24小时都能找到服务呢?借鉴银行 ATM机的模式,丁周权想出了在司法所门口安一个“法超市”的点子。这个自助“法超市”实际上是一台多功能公共法律服务智能自助机,可全天候地供市民们查阅并下载法律法规、法律文书模板,帮助计算各类赔偿金额,为群众提供在线申请法律援助、公证预约、调解预约、连线律师咨询等服务。丁周权认为齐贤司法所周一到周五都有值班律师在,自助机放在大厅并不能体现它的价值,于是便在司法所门口造了个小隔间,让自助机“安家”,24小时不打烊为民提供便捷。“当时考虑到了用电风险、社会治安、天气、网络等很多因素,小小隔间真造起来,也花了不少心思。”丁周权说。

近年来,齐贤街道拆迁项目增多,关于产权争议、财产分割的纠纷也多了起来。2020年8月,丁周权调解了一起因没有遗嘱引发的纠纷,老人的三个子女为财产分割而争吵不休。“当时我心里挺不是滋味,要是提前做好遗嘱公证,有凭有据的,也不至于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怎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呢?丁周权又动起了脑筋。“遗嘱公证要很多手续,还要花钱,既然老百姓相信我们,那司法所可以帮他们做遗嘱见证。”
一次,有两位老人来齐贤司法所咨询有关立遗嘱的事儿,趁此机会说干就干,丁周权先让两位老人到医院做了相关健康证明,然后将遗嘱相关当事人都召集起来,又叫了村里两名人员做见证人,由老人口头叙述遗产分配,相关受益人表态是否接受,并形成书面文字,签字按手印,全程进行摄影录像留证。截至目前,齐贤司法所已为17位老人提供了免费遗嘱见证服务。接下来,还会逐步延伸出无偿代写遗嘱、房屋买卖协议等法律服务,这些解群众所难的法律服务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

帮助群众把问题解决好是硬道理
婚姻家庭情况、电脑心理测试、学习情况、运动轨迹……在齐贤司法所,社区服刑人员每月都必须经历一次综合“考核”,“考核”内容有24项指标。“考核”成绩70分以上为普管,70分以下下月起将采取严管措施。这是丁周权独创的社区矫正风险评估模式。通过摸清信息、电脑测试、制定方案、分类监管“四步走”,使工作关口前移,防止矫正人员脱管、漏管。实施几年来,齐贤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逐渐规范化、科学化,还及时掐掉了不少高风险隐患,比如陈某的一次预谋出走。

群众需要什么法律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法律服务。帮助群众把问题解决好就是硬道理!这是丁周权经常与司法所同事们强调的。在丁周权和司法所的同志们共同努力下,齐贤司法所先后被省司法厅评为首批省级“文明、规范、公正”司法所,首批省级“枫桥式”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全国模范司法所”。丁周权个人也先后被司法部评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被省司法厅评为第六届十大最美司法行政人。

8年时间,调解了1100多起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9.7%。柯桥区司法局齐贤司法所所长丁周权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2021年10月,他被司法部列入拟表彰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名单。